树自语
语言文学学院 刘云昇

期次:第47期    作者:语言文学学院 刘云昇   查看:112




在学校老二教的旁边,屹立着一颗美丽的树,春去秋来,已走过六十余年的岁月。偶然的一次对视,让我对她有了了解,以下是她的自述:
别问我从哪来,也别问我是谁。当我还是一颗小树苗的时候,我被一位同学移植到了这里,他跟我一样,1959年,是我们生活在这里的第一年。当时的他还是一个刚满20岁的小伙子,因中南工程学院的矿冶工程系迁到了衡阳,来到刚建校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学习放射性专业,就读于二年级。开学一个月后,他把我安置在了这里,从此开启了我的南华大学见闻之旅。
建校初期,生活艰难,物质条件匮乏,我常常在课余时间看到他瘦得跟竹竿似的背影,和同学们在烈日下卖力地干活,为学校的建设做出贡献。这一幕有一个气魄的名字,叫做“大战卧虎山,建设教学楼”。他总是从我身旁匆匆走过,笑着,沉默着,思索着,我知道他身上担负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使命。中国在国际上要有地位,有话语权,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必须有成效!1962年,他毕业了,被分配到衡阳周边地区的铀矿山从事铀矿的开采与研发,我送走了那个亲爱的他。1964年,中国自行研制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数万计科技人员的努力啊!我知道这其中,就有他小小的一份力量。
风云变化,日月穿梭,我一次次地换上新装。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虽然少了他的影子,却有无数个青春活力的面孔,在我面前略过,弥补了我想他时心中的空虚。突然有一天,他返回了母校,在我面前停住了脚。我这才知道,他即将被调离衡阳,去祖国的另一个需要他的地方发展,离别前特地来母校逛一逛,这一年是1984年,改革开放不久。
学校每年都在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建筑物的增多,人流量的增大,这是我直接可以感受到的。
学校经过停办,后又复办,更名,重组,最后成立了“南华大学”。2000年,我所在的院校与隔壁兄弟院校合并组建成南华大学,学校变得更加热闹,一群新鲜的面孔涌入学校,又从学校毕业,每天从我面前经过的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成现在的上万人,从他们的聊天中得知,外面广阔的世界,国家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后又看到了许多新奇的面孔,他们来自于更遥远的地方,同学们称他们为留学生。
学校道路的两边停满了汽车,同学们走在路上可以跟远方的家人面对面聊天,哎,不好,我入镜了。还有刚从我面前飞过的不明物体,它叫?无人机。随着我年轮的增加,新鲜的事物变得越来越多,有时竟让我一直反应不过来。校园里依然充满了活力,欢声笑语在我耳边响起,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愈加不舍了。不知道当年那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青年怎么样了?那可是我念念不忘的人儿啊!
学校六十周年校庆的前夕,学校里异常热闹,一场接着一场活动。有个老者拿着相机正在向我走来。这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那个他吗?他依然带着当年的精气神,徐徐地向我靠近,在我旁边的台阶坐了下来,看着我,看着这个自己曾经亲手种下的树,又望向我背后的教学楼,重返这个充满青春回忆的地方,眼里反射出了晶莹的泪光,一晃就过去了六十年。这六十年里,他经历过辉煌,也有过失落。尽管到最后,变成一个过着诗酒田园生活的老者时,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留下的那些美好的回忆,也不枉自己曾经努力奋斗过。
落日的余晖照在了我的身体上,他起身准备离去时,对着前面年轻的同学说:努力学习,不负青春!将来好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啊!
我目送着,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我依旧扎根在这块土地上,还会继续见证更多南华学子的成长,未来依旧可期。
看完我的自述之后,请不要问我在哪,也不要问我是谁。假使你相信我的存在,南华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是我,我就在你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