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繁华万千?与你偏安一隅
——记『创青春』校决赛一等奖项目『苗疆一隅』

期次:第5期    作者:指导老师 夏文辉 学生记者 陈雯瑾   查看:165





在4月初的“创青春”校决赛中,有个项目没有专利技术,没有研究成果却赢得评委的一致赞赏,并获得比赛一等奖,这个项目就是“苗疆一隅”。
“苗疆一隅”最早是我校设计艺术学院教师吴旭辉在2014年创立的公众号名称。吴旭辉是湘西凤凰县人,土生土长的苗家阿哥,他对湘西苗家风土人情充满热爱和眷念。“作为苗家人,我觉得有必要展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的苗疆面目。”吴旭辉笑道。
在很多影视剧中,湘西是一个匪事连连、巫师赶尸、蛊妇放蛊、山民彪悍的地方,苗疆是一个充斥着野蛮、愚昧和神秘等多种色彩的一片神奇热土。而在沈从文的笔下苗疆却是人人质地纯朴,女人更如水一般。那么真正的苗疆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在微信公众号上,“苗疆一隅”试图层层揭开神秘面纱,呈现一个真实的湘西,真实的苗疆。
2015年9月,吴旭辉在上海求学,因学业、工作压力大而暂停了微信公众号的更新。2017年10月,他到南华大学任教,看到身边有不少苗族同学,有许多同学对苗疆充满喜爱和向往。于是重启项目,并组建团队申报立项。现在这个项目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姿态希望能够成功增添一份脱贫致富和文化传承的厚重意义。
我校经济与法学学院15级学生黄志刚是项目负责人之一,他说到,“吴老师在比赛期间特意准备了一个印着‘全村的希望’的手机壳勉励团队成员,努力让这个项目落地实施,解决湘西的贫困现状。在决赛路演阶段时,团队展示了自己开发的农产品样品,不少同学围上来争相想预定一份,希望尝一尝湘西的特产。”
“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电商+高校+基地’的模式,利用高校创新创业资源、农户农业基地、非遗匠人、苗学会等社会资源,提高公众对多元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打造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继而通过新媒体和电商的渠道进行项目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实现长效经营,达到创造就业岗位、增加收入、贫困助学的公益目的。”吴旭辉对这个项目有一个清晰的长远规划。
然而必须正视的是,从想法到成立项目到建立品牌再到实现市场化,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不可纸上谈兵,亦不可画饼充饥。
校初赛时,团队根据现阶段仅试卖过农产品而没有正式成立公司,将项目定位为创业计划类。复赛参与答辩时,评委看出其中的扶贫和文化意义,建议团队转型公益类。由于团队成员对公益创业类存在认识误区,且不了解转型流程的,最后转型失败,决赛依然坚持创业计划类。在省赛赛前培训中,经过评委老师和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转型成功,最终定位为公益创业类。
该项目的另一位指导老师刘萌芽在“创青春”校决赛结束后对团队成员说:“能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除了项目优势,更离不开同学们的坚持努力,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及时修改项目。”
黄志刚表示,“‘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日程不断推进,我们要多向往届参赛队伍学习,吸取经验,完善项目策划书,争取让项目更加清晰完整地呈现在评委眼前,在省赛取得佳绩,为学校赢得荣誉。”
(指导老师 夏文辉 学生记者 陈雯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