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弊入刑 让诚信之风在校园畅行

期次:第1期    作者:张凤香   查看:170


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和成果的重要标准。为了获得良好的考试成绩,有人动起了邪念,在考试中用各种作弊手段蒙混过关。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将组织作弊,帮助作弊等作弊行为入刑。但近年来,考试作弊的事件仍屡禁不止。
在被称为“史上最严考研”的2016年全国研究生考试中,太原市考区查获15起作弊案件,查获作弊设备15套。2017年,衡阳市公务员考试集体作弊案查实15人组织考试作弊。该案也是组织考试作弊入刑后的湖南第一案。
其实作弊一事,自古有之。自隋朝确立科举制开始,考试成为后世普遍施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唐律疏仪》《大清律例》等也都有对考试作弊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的规定。但考生们在重典之下,依旧顶风作案。顺治十四年,考官大理左右评事李振邺、张我朴,国子博士蔡元禧等人,收受贿赂,只录取爵位高者和富商被杀头,考生田耜等人也被杀头。乾隆十八年恩科会试,考生曹咏祖与监试官蔡时田也因为作弊被处死。
明知考试作弊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为什么考试作弊的事情依然屡禁不止?
担心考试考不好,被别人瞧不起;担心考得差影响评优;担心分数低,出去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不看好。这些都是导致高校学生在国家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等考试中作弊的重要原因。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则是社会考生在成人高考、职业技能测试、公务员考试等考试中作弊的主要原因。
经济与法学学院的法学系学生刘永认为,证书多对评定奖学金和找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才有人铤而走险,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考试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作弊是不道德的行为。“法律是最低的社会道德底线”,国家将作弊入刑是想震慑不法分子,投机分子,给大家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
语言文学学院中文副教授彭再新老师认为,考生不以作弊为耻,只以高分为荣。为了高分,考生们通过夹带、串通作弊、使用作弊器材甚至通过网络、广告墙等联系作弊团伙购买答案,进行集体组织作弊。考生缺乏道德自律,没有诚信考试,诚信做人的意识。大大小小考试作弊的现象层出不穷,影响国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根本原因还是诚信的缺失。如果一个人有诚信,他宁愿不合格也不会有作弊的想法。
考试作弊的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规则,使考试的衡量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养成学生的冒险和侥幸心理。导致诚信缺失,使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落空,严重败坏学校的学风。因此,倡导诚信考试显得尤为重要。
法律不只是纸上的条文,道德教育不只是形式,只有把提倡诚信考试落到实处, 才能实实在在地对大学生起作用,把外部控制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为弘扬诚信之风,杜绝学生考试作弊。我校在各处教学楼,宿舍楼下粘贴相关法律条文和倡议书,组织学生开展诚信考试主题班会,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并在国家级考试期间具体落实每个学生的去向。
弘扬诚信考试,纯洁校园风气,不仅需要学校加强宣传和监管,更需要每一个学生加强道德自律,尊重法律,遵守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拒绝作弊,诚信考试,从你我做起,让诚信之风在校园畅通无阻。
(张凤香)